关于弹琴错音

送交者:aiyue

错指法家长往往不容易看出,但是错音还是应当容易辨别的。弹错音,一般听起来会是很不舒服的。当然也有可能万一错得巧妙,比原谱还好听,那差不多就可以当作曲家了。

所以,在回课以前,在家里弹的时候就不要有错音,家长一定要在孩子初次练的时候帮助督促一下。为了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家长发现错音后,虽然要让孩子改正,但是可以先不说哪里错了,让孩子自己认真思考检查一下最好自己发现然后改正。家长发现孩子有错音但是不指出当然是不好的。

弹琴是一个熟练工种。如果在家里练习的时候一次都不错音,到了老师那里回课就不容易错,而且即使错了也可能是手指头不小心碰错了键,而不是脑子里就以为错了的那种。

如果孩子对曲子根本不熟,到了老师那里能回课但是有点错音,那我要祝贺你,孩子视奏能力算是不错的;如果孩子对曲子熟悉了,但是是按照带有错音的记忆(也就是把错音当作正确音)来弹的,那就太遗憾了。如果说后者算粗心,那只能说初次接触曲子的时候看谱粗心然后以后应算是非常“细心”地去巩固错误,不能一概说“粗心”。真粗心的孩子,他每次弹错音都是随机的,不会错成一样的。

也许眼睛是一个原因:眼睛不好的孩子,往往会倾向于背谱弹奏,往往因为第一次费力看谱子的时候偶然的偏差造成看错音然后就巩固了错音。不过这里有一个“哲学问题”提醒大家注意:近视的孩子不是看谱子不清楚,而是看户外的景物不清楚。一般来说,近视的孩子裸眼看谱子,比正常眼睛的孩子看谱子更省力。远视的孩子才是裸眼看谱子吃力。

这里也联想到原来大家常讨论的音乐天赋或素养问题。其实听出错音、感到听了别扭,这是一种能力。不全是“粗心”那么简单。就像鼻炎的患者嗅觉都不好,香味闻不到、臭味也不敏感,而正常嗅觉的人,闻到臭味自己是感到很难受的、避之惟恐不及。这不是粗心的问题,这是敏感度和忍耐力的问题。常常弹错音并且能够忍耐下去的孩子,是不是音乐“嗅觉”不太敏感? 也有这个可能的。

一般上课的时候,老师会给示范弹奏,这一次以后,旋律的感觉就建立起来了,以后谁再弹错听的人会很敏感。而和弦,则是一种固有的感觉,配了不合适的和弦听起来是很不舒服的。有时候作曲家会用“偏离”一点稳定的和弦,造成一种张力,然后还是要回到正常轨道,造成一种戏曲性的局部气氛,但是这种情况和偶然弄错了和弦还是不一样的。另外,有时一个小节中的某些和弦外音会造成瞬间刺耳的不和谐效果,例如和弦外音出现在小节的逻辑重拍上面了,当然,首先要这些音在旋律中存在是合理的,然后向后走的音符和其他小节迅速恢复“正常”冲淡了前面短暂的刺激性“味道”,造成一种夸张的效果,这也和弹错音(特指弹错旋律音)区别很大呢。

当然孩子的所谓“音乐素养”也是一个逐渐培养的过程,不着急呢。


相关文章:
  Businessweek: No More Mozart  (2005-04-11 16:18:21)
  多才多艺篇  (2005-04-01 14:20:23)
  爱孩子就让他多运动  (2005-02-24 16:12:27)
  学画画: 启发和诱导的重要性  (2005-02-17 15:36:28)
  人文关怀的熏陶和教育  (2005-02-17 15:36:28)

万维读者社区 BBSLAND.com

Contact us. Copyright (C) 1998-2005. Creaders.Net. All Rights Reserved